
抓住风口信达配资
本期要点:AI必然会在影视业大杀四方,但背后的商业逻辑是什么?
你好,我是王煜全,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。
你知道吗?AI已经在文艺圈掀桌子了。
11月初,Billboard音乐排行榜的榜单上出现了一位名为Xania Monet的新晋歌手,凭借一首R&B歌曲《How Was I Supposed to Know?》进入第30位。

但这位女歌手不是真人,是一个AI艺术家,由美国一位并不著名的诗人Telisha Jones打造。
Jones通过原创的诗作,再加上Suno AI工具生成的配乐和歌声,放到TikTok上之后,没想到这首歌竟然开始了病毒式的传播,19小时内转发超10万次。

在更早的10月,一位名为Tilly Norwood的女演员被整个好莱坞抵制。因为她也是AI,由一家名为Xicoia的公司制作和推广。她还有Instagram账号,有5万粉丝,并且已有多家经纪公司有意和Norwood签约。
在中国,AI更是已经在赚大钱。平台上线的AI短剧《九尾狐男妖爱上我》,通过荒诞的剧情获得了1.8亿播放量,单月广告分成超50万元。
9月初,主流电视台TVB更是推出了全AI出演的AI短剧《在我心中,你是独一无二》,连央视也跟进报道。
最近,我们在短视频平台上还看到大量以假乱真的AI情景剧片段和制作不错的AI歌曲MV,可见AI内容创作的技术已日臻成熟,制作门槛也越来越低,并且还得到了广泛传播。
我们认为,这些看似奇闻的现象不会是昙花一现,而是表明AI正在给影音娱乐业带来深刻变革。AI正在给行业拨乱反正,实现整个产业价值链的重构。
价值重构
过去信达配资,娱乐业的最大问题就是明星演员带来的价值错配。但我想指出的是,AI正在改变这个状况。
本来,一部好作品往往更加来自于编剧和导演的创作和调度,可是票房大头却被头部演员拿走,只因他们有张无可替代的脸。这也导致很多影视作品在策划之初就先考虑演员,特别是要评估其流量和粉丝数量,而不是故事本身。
据统计,2025年,美国演员平均收入约为5万美元,但实际上90%的演员全年失业,头部1%的演员却拿走了七成的收入,如知名演员道恩·强森年收入可高达8000多万美元。而大家以为能呼风唤雨的导演,单个作品最高也就获得数百万美元的报酬。
当然信达配资,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音乐界,Billboard的Top100歌曲所产生的收入,作曲者仅获得其中的20%,其他的大部分被歌手和唱片公司拿走。
但这肯定是不合理的。
头部艺人和普通艺人之间并没有太明显的差异,大家都是大美女大帅哥,演技或唱功也谈不上有什么绝对的差异。真正不可或缺而且有创造力的是编剧、导演以及词曲作者,市场本应更重视他们。
另外,演员们要不择手段抢好角色和好故事,歌手要抢好的歌曲,也恰恰表明演员本身并不应该被赋予那么高的溢价。他们争到了好作品就能红,能享受资本和媒体共同打造的“明星光环”,进而获得更多资源,形成对其他从业者的碾压优势,却也带来了大量的行业乱象。
再如,电影《教父1》中的重要角色克莱门扎,因为演员在《教父2》的谈判中要求大幅提高片酬,就被编剧“写死”了,但也没影响《教父2》的成功,甚至观众们都没意识到老角色的消失。

宫崎骏的动画完全没有真人的脸,但全球票房超过50亿美元,如2001年的《千与千寻》单片票房超过3.8亿美元,并且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 长篇 动画奖。他的作品没有明星光环,甚至连动作捕捉都不需要,完全通过手绘动画实现了票房神话。
说了这么多可能跟科技没啥关系的话,其实我想强调的是,艺术的价值都被明星演员或歌手给拿走了,这种状况反而会抑制真正的艺术创造,应当得到改变。
而AI的出现,终于逐渐让创意者和执行者开始能够获得应有的回报。
AI让“演员”不再稀缺,只要有创意,你可以生成无限多个鲜活角色,制片方不用再去抢明星的档期,给天价的签约费。词曲作者也不用担心自己的作品因为没有歌手来演唱而被埋没。
原本分散于明星的注意力就被拉回到了作品本身,导演和编剧就能把精力放在故事上,词曲作者也可以认真创作。
当然,真正好的演员并不会被AI淘汰。AI只是让演员回归表演本身,而不是靠流量、绯闻等无关因素获益。
趋势难改
不过,我更想说的是,真正让AI演员和AI歌手迅速崛起的,是背后清晰的商业逻辑。
一方面,AI让成本大幅下降,让内容创作变得有利可图。
现在小团队甚至个人工作室,就能完成从浩瀚宇宙到灵异世界的画面制作。
据AI短剧制作者透露,一部几十集的短剧只需两周时间,成本不到1万元。即使作品没有收回成本,也不会造成多大损失。
更关键的是,AI的高产出和低成本还给内容创作带来了快速迭代的能力。
此前我们就曾分析过,AI技术加持下,短剧产业有可能进入主流。因为在观众的反馈下,AI可以让创作者快速调整内容以适应市场的需求。
前文提到的AI歌手Xania Monet能迅速崭露头角,也是因为创作者无需专业的录音室,在家中电脑上就能生成不同风格的歌曲小样,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A/B测试,确定最受欢迎的的版本并进行进一步优化。这让创作者在4个月内就推出了44首AI歌曲,吸引了超120万的月度听众。
传统影视项目往往动辄需要投入成百上千万美元的费用,且一旦作品推出,是否受欢迎就得靠运气了。所以影视产业虽然风光,却是一个高风险产业。
以往,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草根词曲作者也很难被唱片公司发现,难以获得高额收入。
此外,投资AI艺人也更为安全。
以往偶像艺人一旦出现丑闻,就会给公司及其代言品牌带来严重损失。但AI艺人绝对不可能有不良行为。
而且成功的AI艺人是知识产权,不会因为背后公司的逃税或什么其他负面行为而被封杀,而是可能被其他公司收购并继续运营。
低成本,极高的创作效率,更可控的AI艺人,再加上对创造力的释放,让AI很有潜力把影音娱乐业变成一个确定性极强的、可规模化量产内容的产业,也就促使各路资金纷纷涌入AI影视和AI音乐的产业,并推动背后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。
未来,我们也许会看到更多AI深度参与创作的影视作品获得主流奖项,甚至AI演员也能拿到奥斯卡小金人。
最后,做个小调研,如果未来AI技术已能让你难辨真假了,你是否介意自己喜欢的作品不是由真人表演的?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。
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,提醒一下,上周四的直播课中,我们对线上社会迁移的浪潮、包括AI给娱乐业带来的革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,也欢迎你加入科技特训营起来学习探讨,与我一起,先人一步,看清未来!
王煜全要闻评论,我们明天见。
↓长按图片扫码报名,先人一步,领先一路
再提个醒,前哨大会2025将于11月15日在深圳举行,这次的主题是《刻意进化——AI时代的成功指南》,助你抓住AI时代的机遇,识别AI时代的赢家,收获AI时代的红利。票已售罄,但今天创新地图又新挤出了50张票,感兴趣的朋友快快购票参加吧!
此外,明年一月初拉斯维加斯的CES展观展团正在招募中。届时,我将陪同你和各位优秀的科技企业家,在产业一线浸润式的观察和思考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链接报名。
最后,鉴于公众号推送机制的改变,你未来刷到要闻评论的机会可能没那么多了,建议你加入粉丝群,第一时间得到我的独家前沿分析,而且我们还会每天在粉丝群里发布独家资料,快快扫码加入吧!

此外,我们还为您准备了一个思维导图,扫描加群即可领取
“AI给娱乐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”
↓点击学习王煜全老师最新大师课,掌握马斯克的赚钱底层逻辑!
浙江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