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顺配网
十一月以来,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33万亩红枣进入丰收季,红彤彤的果实压弯枝头。据初步预计,三师红枣采收工作将于11月底全面完成,总产量约22万吨。

产量稳定,品质更优
在四十四团永安镇十四连的枣园里,成熟红枣挂满枝头。“今年雨水少,枣子长得特别饱满,肉质紧实,没有裂果、烂果。我们11月2日开始采收,根据采收情况来看,预计亩产750-800公斤。”枣农邵晓华笑着分享丰收喜悦。
与普通红枣不同,三师红枣是在树上自然风干后才开始采收,形成“树上吊干”的独特景观,故也称“吊干枣”。采收现场,枣农用木杆轻敲树枝,让红枣纷纷落下。为加快收获速度,枣农还会用鼓风机清杂、电动筛选机分选,过滤掉树叶和沙土。

好收成离不开精细化管护与科学指导。十四连连长刘媛媛表示,在田管时期,会指导种植户精细化修剪、科学施肥,保障灌溉用水,还推广无人机植保等机械化种植技术,保障红枣品质和产量。
邵晓华今年种植了160亩红枣,全程采用生态种植技术,提升红枣的品质和产量。“我们多用农家肥,从5月份开始浇水施肥,到9月一共要浇4次水,用的都是昆仑山雪水。”邵晓华说。
顺配网
据了解,三师红枣主要为灰枣,具有皮薄、肉厚、核小、味甜等特点,干基含糖量高于75%,含水量达到22%。其在枝头“吊干”后再经晾晒,水分含量更低,更便于储存和运输,也有利于将鲜枣的营养价值牢牢锁进果肉中。
未采先订,销路畅通
销路畅通是丰收关键,也是枣农一年到头的期盼。“目前已经有其他省市客商和本地红枣厂主动前来洽谈收购。”邵晓华高兴地说。对此,刘媛媛也表示,将协调晾晒场地,主动对接周边红枣加工企业和各地客商,搭建集中收购平台。

实际上,三师红枣未采收已被“抢购”。10月24日,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四十五团前海镇2025年“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”红枣订货会举办,现场共5家企业签订红枣订货协议,收购总量达2.5万吨,约占四十五团前海镇红枣加工总量的45%。

在广东援疆的大力推动下,该团镇已建成完善的产业链条,拥有3家核心加工企业及9条现代化生产线,年产加工红枣5.5万吨,配套3万吨冷链仓储设施,实现从种植、分拣、加工到仓储的全流程质控,加速现代化、规模化转型。
随着“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”工程的深入推进,三师红枣多次亮相湾区地铁、公交、大屏等城市地标,并积极参与各类展销活动,逐步积累市场认可度,圈粉不少湾区食客。

连日来,在广东对口援疆地区名优产品体验馆(东莞馆),不时有客人前来问询三师红枣上市的消息。负责人王成透露:“现正处于采收高峰期,新枣刚刚下树,最快12月初才能上架。”他表示,广东气温下降,红枣化身“抢手货”,有消费者或客商提前订购。
赋能发展,产业腾飞
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,年均日照超2800小时、昼夜温差达15℃,沙质土壤富含矿物质,再加上高山冰雪融水和丰富地下水,让这里成为新疆优质红枣的核心产区之一。

今年9月,事关三师红枣产业全局性发展的《2025年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红枣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》发布。该方案立足红枣种植、加工、仓储和销售现状,坚持市场导向,鼓励适时采收、优质优价,推动本地初加工和仓储产业发展。
彼时,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王潭刚对方案进行解读。他表示:“我们将以提升本地加工能力为目标,以品质论价格为导向,加强品牌建设,拓展销售渠道,全面提升三师图木舒克市林果产业的综合竞争力。”

政策领航的同时,品牌打造也有了新突破。10月中旬,三师红枣传来了一则“喜讯”——四十八团红枣被予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并实施保护,产地范围涵盖四十八团、四十五团、四十六团。
而今年揭牌成立的师市红枣研究院,更以坚实的科研后盾,为红枣从田间到舌尖保驾护航。与此同时,三师近年不断延伸和拓展红枣产业链,鼓励、支持辖区红枣企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,产品矩阵不断丰富,带动附加值显著提升。
撰文:伍咏言
图片:部分源自三师融媒体
来源:南方农村报顺配网
浙江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